原标题:环保限塑令下 企业与民间如何去塑!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联合国环境署去年公布即弃塑料的报告,引言的第一句是Plastic is a miracle material(塑料是一种神奇的物料)。
塑料围绕每一个都市人的日常生活,使用方便、成本低、干净,但背后的问题多多,似乎人人皆知,但继续大量用塑料。报告引述2017年的研究指,全球每年制造塑料超过4亿公吨,36%来自包装塑料,其中又以亚洲东北部所占比例最高,原因是中国为全球最大使用国,按人口计算,日本的用量为全球第二。然而,这些即弃塑料包装的最终命运,大都是被弃置在堆填区、大自然,能回收再造的不15%。
要改变消费者的习惯,同时要企业减少制造是相当困难,庆幸是全球消费文化逐步改变,消费者和企业愈来愈关注消费责任;各国也先后公布禁用不同塑料的目标,其中非洲国家卢旺达是全球首个禁用即弃塑料袋的国家。而在销量与保护环境之间,企业可以做到多少?
在香港,塑料瓶饮品、外卖餐具、塑料袋是主要的垃圾塑料,近一年听过最多的环保口号应该是去饮管、去餐具,餐厅、咖啡店先后不主动向食客派塑料饮管、外卖餐具,饮品制造商推出回收计划等,措施有赞有弹。观乎数据,以香港使用塑料的数量,在塑料袋征费实施10年之后,却不跌反升,问题似乎没有解决过。彩印手提袋
企业篇:企业减塑历程由塑料瓶瓶身开始
炎炎夏日走入便利店买瓶冰冻饮品,饮完放入随街可见的橙色垃圾桶,可能很多人已觉得完成责任,但事实我们每买一瓶塑料瓶饮品,牵涉可长达400、500年。根据政府公布的《2017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每日有137公吨PET瓶被弃置到堆填区,相等于548万个塑料瓶饮品,而PET塑料瓶在泥土中,随时要几百年分解,期间更会释出有害物质,污染泥土以至整个食物链。
过往香港花了不时精力、时间在回收工作,原因之一是叫停生产的难度更高,而一直是PET塑料瓶主要制造者的各大饮品企业,便成为矛头所指。不过,要企业减少产量几乎不可能,因为直接影响生意。在销量与保护环境之间,企业可以或愿意做到多少?迟到总比不到好,在去塑的社会气氛逐渐浓厚之下,本港的饮品企业近年都开始有所行动,兴建回收再造厂、在社区放置回收机、改良塑料瓶物料等,其中本港两大饮品制造商可口可乐和屈臣氏都以水瓶出发。
与环保团体合作回收
可口可乐旗下的瓶装水品牌Bonaqua在2010年换上轻身瓶,塑料使用量减少了三成多,重量下降后消费者可自己扭细塑料瓶放入回收箱。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香港、台湾、澳门及蒙古区总经理葛佩琪(Page Guillot,图)早前接受本刊访问表示,现时的瓶装水的塑料使用量已较2010年前的设计减少四成,她又说,品牌与香港的生产及销售伙伴太古可口可乐合作,透过改良生产方式再减少塑料用量,至今减少了约三成。彩印手提袋
品牌旗下有15个品牌,当中塑料瓶饮品占三成,葛佩琪表示,品牌将增加非塑料装的产品,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逐步减少塑料瓶饮品的比例,包括增加可回收重用的玻璃瓶装产品,这类产品主要提供给餐厅,送货时回收,然后可清洁消毒以重复使用,近月推出细罐装饮品都是其中之一,一罐330毫升的可乐对某些消费者可能太多,他们可能因此选择塑料瓶装,不用一次性喝完,如果在街上购买,更方便携带,推出细罐装是希望给消费者多一个选择。
至于为什么没有再生塑料rPET制造塑料瓶,葛佩琪表示,由于品牌旗下有不少有气饮品,技术上未能整个瓶身使用rPET,但目标是今年底前,水瓶能全面用rPET再造塑料制造,在明年内,其他有气饮品塑料瓶可加入25%再造塑料。
多年来,本地回收塑料未见成效,甚至有回收所得的塑料被送往堆填区,直接影响市民的回收意欲。太古可口可乐早前宣布,与回收商合组公司,兴建一座回收再造厂,预计明年可以启用,葛佩琪认为是好事,但同时需要加强社区的回收教育工作,因此有别另外两大本地饮品生产商自行设置回收机的做法,可口可乐选择与环保团体合作,例如由现在至11月底,与世界绿色组织合办回赠计划,设施当然重要,但改变人的习惯同样重要,与环保团体合作,可同时做回收教育。彩印手提袋
目标可制塑料粒再造瓶
另一本地饮品生产商屈臣氏在2015年起以rPET制造瓶身,现时整个瓶身、瓶盖等全部是rPET制造,品牌则针对回收采取措施。自今年4月起,品牌在长和(00001)旗下屋苑商场、超级市场等设置智能回收机,用家把塑料瓶放入回收机,会在机内自行压扁,增加回收机的容量,一般最多可放200至300个,一日可能要派人收几次瓶,但我们的回收机最多可放1,000个塑料瓶,可以减省物流成本,又不怕满载后,市民用不到。回收所得的塑料瓶将运到回收厂处理,部分会打成塑料粒运往内地,部分由本地社企再造成风衣、袋等,但她说,由于本地食物安全需求,目前未能以回收所得的塑料瓶再造成塑料瓶水,但终极目标是希望做到自己回收、自己做回塑料粒再造塑料瓶。
制造彩印手提袋1.减少使用塑料,例如水瓶用料减少了40%,其他塑料瓶用料减少了12%,瓶盖用料减少了46%;明年增设无菌生产线,额外减少塑料包装物料用量16%
2.水瓶瓶身的原料中,有30%从甘蔗提取
3.PET塑料瓶产品的瓶身、瓶盖及招纸,全部用是回收物料
4.今年底前水瓶全面用rPET再造塑料,明年内其他有气饮品塑料瓶,将加入25%再造塑料
5.增加铝罐装饮品及可回收玻璃瓶销量
政策篇:本地缺大型处理工厂回收塑料无处容身
广告宣传用无纺布袋\帆布袋订制\档案包\无纺布面粉袋生产厂家,可印刷图案和logo 联系电话/微信:15838231350
自2009年7月7日正式推出塑料袋征费计划,随身带备一个购物袋,已成为香港人近十年的习惯,首阶段征费在连锁及大型超市、个人护理用品店、便利店等实施,同时只限背心塑料袋,因此在政策实施初期,超市塑料袋数量大减八、九成,然而放在新鲜蔬果部随消费者免费自取的平口塑料袋,用量大幅增加,引来不少争议。政府在2015年4月1日全面推行袋征费计划,涵盖售商户,收取的塑料袋费不再需交给政府,而是商户自行保留,整体塑料袋用量却不跌反升。
商户派平口袋难规管
参考环保署每年公布的《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塑料袋在本港所有塑料垃圾中仍占大多数,数量虽曾一度减少,但近年有回升迹象,2017年每日平均有793公吨塑料袋被运到堆田区,相等于大约1,200多万个塑料袋,全年达44亿个,较前一年增加近15%,2016年的数量又较2015年增加6%,数字反映在减少塑料袋用量上的成效不彰,环保署当时解释,升幅主要来自垃圾塑料袋、透明衣服塑料袋、小食包装袋等。彩印手提袋
固体废物费实施无期
在购物塑料袋、包装塑料袋等以外,塑料餐具、塑料瓶都是主要的塑料废物,前者如果是用过之后清洗不干净,实在难以回收,因此本港主要的塑料回收仍以塑料瓶为主。不过,本港没有大型处理塑料废物的工厂,大部分回收塑料送到本地回收场,只是压缩打包送往内地,因此自从内地限制垃圾入口之后,本地回收塑料变成无处容身,最终被送往堆填区,塑料回收比例近年亦有所下降,2017年的回收量为11.5万公吨,2016年为12.6万公吨,与2012年的31.6万公吨比较,减少一半以上。
纸饮管 环保?
近年听过最多的环保口号应该是去饮管、去餐具,餐厅、咖啡店先后公布不主动向食客派塑料饮管,但食客可主动要求索取,一度引起过不少争议,包括批评商家假环保,只为争取道德高位,并非真正为环保出力,又指实际上无助减少减饮管,更不时有食客与店员争执的情况。部分餐厅改用纸饮管代替,但批评声未有停止,包括饮管不耐用、塑料杯盖同样不环保、纸饮管不能回收等,英国麦当劳今年转用纸饮管后,曾有食客在网上发起联署,要求重用塑料饮管,原因是纸饮管被饮料溶解,口感奇怪;日前英国麦当劳更承认,品牌使用的纸饮管材质太厚,不能回收循环再用,较塑料饮管的更难再造。彩印手提袋
外国经验篇:亚洲拒收洋垃圾 推动回收技术革新
中国不再接受外国的塑料垃圾,我认为是一件好事。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全资拥有的阿姆斯特丹港口(Port of Amsterdam)可再生工业团队负责人Roon van Maanen早前来港,受访时直言内地的禁塑令迫使荷兰,以至欧洲各国面对自己国家的塑料垃圾问题,以及推动回收技术改变。
减塑需要政府订立禁用政策,并提供替代方法,第三是市民要改变习惯,主动要求解决问题。
分类回收已成习惯
目前荷兰阿姆斯特丹每年约有140万公吨家居废物,回收率约20%,数字看起来很低,但当地有不同处理废物的方法,例如是转废为能。早期的垃圾全部送到堆田区,自2002年开始设置的大型焚化炉,可转废为电,Roon形容是第一步改变,因为能够将废物变成有用的东西,但焚化炉的容量有限,在大约1年半前,当地设置大型垃圾分类厂,部分垃圾经分类后可回收再造,我们要再进一步,令废物更有价值。然而,Roon直言,城市化令废物量增加,处理废物设施的容量不足以应付,送到堆填区的垃圾比例亦增加,虽然最新的数字8%仍远较香港为低,但也因此一如其他先进国家,习惯地把部分塑料垃圾运到内地或东南亚,相对成本低。彩印手提袋
塑料垃圾被拒收,加上荷兰政府定下2030年要达至50%回收率,2050年更要达至100%回收率的目标,各城市不得不寻求办法,分类回收在荷兰是一种日常习惯,就算是阿姆斯特丹居住面积小,不少人住在单幢大厦,基本都会把纸、塑料、铝分类,住独立屋的市民更习惯将厨余分类,由两间公司再转化成生物燃料。记者跟他说,香港曾有传媒踢爆在回收箱的塑料最终被送到堆填区,令不少人对回收心灰意冷,Roon一脸可惜,难怪的,但不代表什么也不做,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或者新技术不够快,无论如何都要找其他解决方法。
难搞塑料袋转化为油
阿姆斯特丹港正好做了一个示范,内地拒收,他们设置大型垃圾分类厂2.0,在分类厂分出的塑料会送到塑料分类厂,透过磁密度分离技术(Magnetic Density Separation),把塑料先压碎清洗再分类,再生成为不同种类的塑料原料,每100公吨弃置塑料可造出100公吨新塑料原料,即是可百分百回收再造,还是99%纯净度。技术由荷兰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研发,在两个月前启用,每年可处理5万公吨塑料,成本是1,500万欧元。彩印手提袋
塑料有很多种类,靓塑料可以是HDPE如洗头水瓶、PP如可入微波炉的透明外卖盒、塑料瓶等,因为有机会经回收再造第二生命。然而,平日我们在超级市场蔬果部见到薄薄的平口塑料袋,Roon形容是很难搞的塑料袋,这类塑料的终点大概只有弃置堆填区或焚化炉,难以回收。
为处理不能回收的塑料,阿姆斯特丹同时从澳洲引进另一技术,投资额为2,800万欧元,将其转化为油重用,Roon说荷兰兴建中的转塑为油设施,比澳洲原有的规模更大,每日可处理10万公斤,一年3,500万公斤的塑料,可转化成3,000万公升油,几乎是一对一的比例,设施将于明年初营运,目标是一直以双倍的容量扩建,但这始终不是处理垃圾的最好办法,因为油用完就没有了,真正令塑料的生命作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说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自动搜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