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一直被灌输着这样一个观点: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是利于环保的好东西,一次性塑料袋则相反。许多城市都开始限制塑料袋的使用,不少商家已经停止提供塑料袋,或者给塑料袋标上价格。一些国家开始推广可循环使用购物袋——或者你更愿意叫它们“环保袋”。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虽然HDPE塑料袋不易降解,但是制造和运输所需的资源非常少。塑料袋的碳排放量、废弃物产生量和副产物量都低于棉布袋或纸袋。塑料袋不仅可以循环使用,还价格低廉,也许这就是塑料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原因。
英国环境局的这个研究计算出,每只HDPE塑料袋的碳消耗略低于2千克。要达到相同的水平,纸袋需要被使用7次,可回收聚丙烯做的托特包需要26次,而棉布包需要327次。还有这个研究没有涉及的有皮革金属装饰的设计师款托特包,大概是个天文数字。
一场自相矛盾的闹剧?
当各种材质的“环保袋”越来越普遍,人们已经不在意它们是否真的环保。许多店铺在收银处提供廉价的,甚至免费的环保袋,上面带有商店logo,外观被设计得更具时尚感。
大众对于环保的误解有很多
纵观流行大众的环保主义,类似环保袋的问题比比皆是:
肉食者谴责杏林果园的用水太多;好心清理的垃圾从垃圾桶中溢出、腐烂。有研究发现,从肯尼亚空运玫瑰到英国产生的碳排量要比从荷兰船运低,从法国进口葡萄酒到密西西比东比从加州引进更加环保。
可生物降解塑料制成的一次性容器和器皿数量激增,满足了我们对一次性用品需求的同时还做到了环保,却还是受到了指责。我们总是倡导轿车和卡车应节约燃料和减少排放,但却对诸如油罐车、集装箱船和军用越野车一类交通工具视而不见——它们的碳排放量是轿车的上千万倍。
时尚产业或成最大赢家
西格尔认为设计师们是环保袋过度饱和的罪魁祸首。他注意到,这种以托特包为基础的包型宽大平整,易于印刷,正是装饰设计和广告植入的绝佳对象。画廊、书店、精品眼镜店、食品店和纹身店都会为消费者提供环保袋,这些袋子还一度成为爆款。
“35岁的莎拉·德贝伦(Sarah De Belen)来自纽约州霍博肯市,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自己每周要在食品店用掉30到40只塑料袋。去年年底,她在超市看到一位女士背着伦敦设计师安雅·希德玛芝的大热帆布包后,便立即花45美元网购了一只。”
“但德贝伦女士马上意识到,她需要12只帆布包才够装下她平日的一次采购量。‘它只能装下一颗生菜,’她说。除此之外,她补充道,这只包太好,不适合用来装纸尿布或湿淋淋的鸡胸肉。”
所谓的“环保”只是中产阶级的想象?
每种产品的制造和消费都与某些理念分不开。购物网站或者广告里的人们拎着环保袋的画面,就是我们心中理念的具象化——
用这些袋子装着新鲜水果和蔬菜,行走在阳光灿烂的集市,三三两两,关系亲密;打扮休闲随意又温暖,手上没有电子设备;背着环保袋去海滩,去公园,去艺术节和音乐会,穿行于国际化的的城市社区与田园乡村之中。

这些人看起来既愉快又富有创造性,他们是中产阶级,他们居住在环保袋所构建的理想世界中:健康,有环保意识,对生态有责任心,适度的种族多样性,无忧无虑又具有生产力,富裕、宽容、爱冒险、乐观。
简而言之,他们是有道德的。
但是有关环保袋最有道德或者最不道德的一点是,人们实际上并不怎么使用它们。市场调研公司埃德尔曼·伯兰在2014年进行的一项网上调查发现,只有20%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更喜欢用塑料袋;几乎一半的受访者都说自己通常还是首选塑料袋,尽管他们有环保袋,也明知其益处。环保袋的实际使用率可能非常低——只有10%。
乐观点来看,只要环保袋没有被主人们扔掉,它们的负面影响还是会保持在最低点——它们仍有可能被用上个327次。从生态学的观点看,环保袋的最佳使用方法有点极端:要么你一直使用,要么完全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