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微信同号

许次纾谈“存茶”不能用纸袋,为什么要用“小罂”?(《茶疏新讲》)

admin2022-11-15265

原标题:许次纾谈“存茶”不能用纸袋,为什么要用“小罂”?(《茶疏新讲》)

微信号:1522508003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许次纾谈“存茶”不能用纸袋,为什么要用“小罂”?(《茶疏新讲》)  第1张

清代青花小罂(后配盖))

小罂是日常放茶叶的首选。总之,千万不要用纸包储藏茶。

茶性畏纸,纸于水中成,受水气多也。纸裹一夕,随纸作气尽矣。虽火中焙出,少顷即润。

我们古代造纸为抄纸。即把各种植物的纤维在水中浸润、浸泡后,用抄网在水中把这些纤维薄薄的抄出一层,然后揭起来贴在墙上晾干就是一张纸了。所以许次纾说,纸从水中成。因为纸是植物纤维所造,所以吸收水汽的力量很强,特别容易受潮,干茶放在纸中吸收纸的水汽,而纸又吸收空气中的水汽,所以茶叶很快也会发潮,所以用纸包茶不能长时间储藏茶。我们今天很多时候觉得纸包茶有朴实自然的古意,但是买回家最好外加包装,小的纸包茶可以直接放在茶叶罐中;较大的纸包茶外面包裹一层锡纸再套一个无异味的食品袋扎紧。

即使日常十日一空的小茶叶罐,放置环境也有要求,我们看许次纾怎么说的。

日用所需,贮小罂中,箬包苎扎,亦勿见风。宜即置之案头,勿顿巾箱书簏,尤忌与食器同处。并香药则染香药,并海味则染海味,其他以类而推。不过一夕,黄矣变矣。

小罂还是要用箬竹叶包好口再用苎麻扎紧。小罂即小茶叶罐,受日本影响我们今天也叫“茶仓”。我收藏了很多明代的小茶仓,罐形器都没有盖子。为什么没有盖子呢?因为它本身就没设计盖子,封口都是用箬叶加上苎麻绳捆好裹紧。现在收藏的明朝这些小罐子都是另外配盖子。以前是用象牙材质的,后来出于物种保护的考虑,改用牛骨。在牛骨盖子里面再贴皮纸,皮纸上面刷上一层纯金粉,一是好看,二是隔绝潮气、异味。但是整体上来说,这些盖子的密封都称不上特别严密,使用的时候还是要注意。

只要罐口包裹好,放置环境直接在桌子上就行。反而特别忌讳放在有其他物品的箱子里,以及和饮食的器具放在一起。茶性易染,茶和香料放在一起就会沾染香料的味道,与海味等等的放在一起就会沾染海味的气味。其他的情况都可以依照这个道理类推。我们今天呢很多日常茶是放在书房、书桌的。这个空间不是不行,但是就有点类似于许次纾说的“巾箱书簏”。这两个都是文人必用之物。巾箱顾名思义就是放男子所戴巾的箱子。这个巾,不是像我们今天理解的很软的一块织物,而有很多品种。古代男子是一定要戴巾的,因为头发束好了上面一个发髻,光秃秃的不好看,而且有失身份。唐宋流传下来很多巾的样式,明代又增加了很多样式。明代中期特别流行网巾。就是通常竹丝编一个类似凉帽的网刷上黑颜色的大漆,就会变成一个硬的黑丝网,从额头上一直罩到头顶,可以把束好的头发固定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后期各种巾都出现了,男子也爱美啊,四周巾、纯阳巾、老人巾、两仪巾、万字巾、凌云巾等等款式很多。很多巾它有形状,类似软帽,所以需要专门有一个巾箱来放置,不能让它变形。另外一点,相对来说这些东西也很少洗涤,所以茶叶放在巾箱里肯定是不合适的。书簏一般都是竹子做的小箱子。我们可能不理解,竹子在编制前要烤过,青竹气已经没有了,而放书的那应该都是干干净净的,为什么许次纾也不让茶叶放在书簏当中呢?因为明代的印刷术已经非常发达了,明代的活字印刷大部分的活字是泥烧的,也有木制的。最主要的是这些活字在排版印书的时候,要用松香松脂去粘紧,防止跑动印刷不齐。所以大部分明代刚印好的书,油墨的味道倒是其次,上面都会有淡淡的松脂味,这样气味就会沾染茶叶。我们今天的书籍,仍然有油墨味道,所以大家在书房放置茶叶,书房要保持日常的空气新鲜,时常通风还是必要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链接:http://hnduobu.com/bag/post/6999.html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