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轻松关注我们

微信号:1522508003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在香港的街头,随处可见有港人肩搭一个素色棉布袋,轻装简行,很有风格。有媒体分析,除了环保意识主导之外,港人爱用棉布袋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手上的棉布袋实在太多了。 ![]()
香港街头的橱窗上悬挂着各色的棉布袋 (本刊记者庄纾摄)自棉布袋作为一种环保产品被倡导以来,不仅各类商家企业竞相将其作为一种品牌工具,在宣传活动中印上企业logo或标语附送,而且不乏有奢侈品品牌高价售卖更有设计感的环保袋,将棉布环保袋作为一种风格、一种时尚符号、一种概念出售。
概念会被印上棉布袋,如左图趣文“书本使麻瓜变成巫师”
右图“尊重、信任、宽容”(图源社交网络)
全棉布袋是用棉纱纺织而成的布袋,一般可被使用超过200次。也有质地更粗厚的棉帆布袋,也被用作棉布袋的原材料,使用次数可达更多。
当棉(帆)布袋100%使用天然物料,当废置后,是完全可以分解于自然环境的。 香港人一般叫未经漂染的棉帆布做“原色布”,内地一般称呼它为 “胚布”。原色全棉布袋可以说是最环保的购物袋。
不过,作为包装袋、宣传袋的棉布袋,往往被印上各色徽标或装饰。用于印制徽标的大多数染料是基于PVC(聚氯乙烯)的,这种成分不可被回收,焚化这种垃圾会产生致癌空气污染物二噁英(Dioxin),“极难通过化学方式分解”。
生活中常见的PVC制品(图源:商家网站)
![]()
香港某大学纪念品商店的棉布袋,其中的大型彩色文字胶质印花极有可能是PVC制品 (本刊记者庄纾摄)
在某棉布袋标签上,所显示的纺织材料都是环保的,但“装饰品除外”。这给相对透彻地了解布袋的环保性能留下了障碍。 (本刊记者李文慧摄)
与此同时,也有数据表示,棉花的种植和加工都极其耗水,再考虑到它无法直接堆肥等种种因素,一个有机棉环保袋需要被使用2万次才能抵消生产它所产生的整体影响。这个数字相当于同一个袋子要被每天连续使用上54年。这一结论是基于丹麦环境和食品部(Ministry of Environment and Food)2018年的一项研究做出的。 数数自己身边的棉布环保袋,算一算它们对一心向环保的我们的寿命长度做了怎样的要求?
图源:社交媒体
这极易引起我们的嫌弃,与各大品牌赋予它的潮流理念形成了一个悖论,很难像一般奢侈品一样被坚持长期使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弃置似乎是它不可避免的命运,而这往往在它达到环保使用次数之前。
你可能会觉得,不管怎么说,与塑料袋相比,环保棉布袋已经在尽其所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了吧? 你能想象吗?塑料袋在最初发明的时候,也是以环保为初衷的。 同样的“滥用”恶性循环也曾经发生在全球“限制”的塑料袋身上。 1959年,瑞典工程师古斯塔夫·图林(Sten Gustaf Thulin)发明了第一个现代塑料袋。在图林看来,当时普遍使用的纸袋使森林被过度砍伐,相较之下,塑料袋比纸袋坚固得多,理小米袋帆布袋制作电话/微信:15838231350论上重复使用将能解决纸袋不耐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图林发明的塑料袋后来由一名为Celloplast的机构授予专利,没过多久便在欧洲成为纸袋和布袋的替代品,至1979年,塑料袋已占欧洲袋装市场的80%。 图林的儿子劳尔·图林(Raoul Thulin)曾在接受采访时无奈地表示,当初父亲发明塑料袋的初衷,是为了从不坚固的纸袋手中拯救地球。如果知道人们会就这样把塑料袋扔掉,父亲一定会觉得难以理解。 “他总是会在口袋里放个塑料袋出门。人们现在被鼓励带自己的袋子去商店,但我父亲在 70、80 年代就已经这么做了,只是很自然的思考方式: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做?” 然而在随处可购得的便利性下,人们的想法只怕是:有什么理由不扔掉袋子,再买一个? 换句话说,“扔掉再换”的想法如今恐怕也适用于棉布袋。棉布袋的成本不算高,这也是各类商家用其进行大量品牌推广的原因。
由此看来,塑料袋并无污染环境的原罪。要使环保棉布袋真正发挥作用,关键还要看个人的使用习惯。 时刻铭记,纸袋、棉布袋之所以环保,是因为它们可以减少乱扔垃圾和浪费,然而,当它们本身成为泛滥的不可回收垃圾时,性质就变了。
检查一下自己的存货,算一算它们对一心向环保的我们的使用力度做了怎样的要求?(本刊记者李文慧摄)
至于棉花制成的棉布袋,考量到种植棉花和制造过程耗费的水及资源,必须重复使用至少131次以上,对环境带来的伤害才会小于一次性塑料袋。 如今被作为棉布袋的替代品而渐渐流行起来的再生塑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以目前来说,绝大多数可回收的塑胶都没有回收利用,最终被掩埋或污染环境,在这些环境中,它们得花上近1000年的时间才能降解。 随着塑胶污染日益严重,各国政府都在加强呼吁民众做好回收,科学家也正在寻求更有效的材料解决方案,然而回归到最后,如果不能改变浪费与随意丢弃的习惯,恐怕什么材质的产品都无法符合人们保护环境的期待。 ![]()
本文为《香港经济导报》新媒体文章,
如欲转载请私信联系。
你的好友经导君视频号“香港经济导报社”已上线,欢迎搜索关注!
![]()
本文链接:http://hnduobu.com/fanbudai/post/507.html